?菠蘿包是源自香港的經典面包,因頂部酥皮烤后呈金黃色、紋路形似菠蘿而得名,外皮酥脆香甜,內餡柔軟蓬松,是茶餐廳、面包店的熱門單品。下面,
東莞食堂承包小編科普一下菠蘿包的難點在于酥皮與面包體的同步發酵和烘烤,需注意時間和溫度控制:
?

1. 制作面包體
揉面發酵:
除黃油外,將面包體原料(面粉、糖、鹽、蛋液、牛奶、活化的酵母)混合,揉至形成較光滑的面團;
加入軟化的黃油,繼續揉至 “擴展階段”(能拉出較薄的膜,破口邊緣呈鋸齒狀);
面團蓋保鮮膜,置于 28℃左右環境發酵至 2 倍大(約 1-1.5 小時,手指戳洞不回縮、不塌陷)。
分團松弛:
發酵好的面團排氣,分成 6-8 等份(每份約 60-70g),揉圓后蓋膜松弛 15 分鐘(避免后續塑形回縮)。
2. 制作酥皮
軟化的黃油加糖打發至體積蓬松、顏色變淺(約 2-3 分鐘);
分次加入蛋液,每次攪拌至完全吸收(避免油水分離);
篩入低筋面粉和奶粉,翻拌至無干粉(不要過度揉拌,防止起筋導致酥皮變硬);
酥皮分成與面包體數量相同的等份(每份約 30-35g),搓成小球備用。
3. 組合塑形
取一個松弛好的面包體,用手掌壓成圓形(中間略厚,邊緣薄);
取一份酥皮,用手壓扁或搟成直徑約 8cm 的圓片(可墊保鮮膜防粘);
將酥皮覆蓋在面包體上,輕輕按壓使酥皮與面團貼合,邊緣略收緊(避免烘烤時酥皮脫落);
用小刀在酥皮表面劃十字或網格紋路(深度約 0.3cm,不要劃穿面包體),形成菠蘿紋;
放入烤盤,置于 38℃左右、濕度 70% 的環境二次發酵至 1.5 倍大(約 40-50 分鐘,發酵過度會導致酥皮紋路模糊)。
4. 烘烤定型
烤箱預熱至 180-190℃(上下火);
發酵好的菠蘿包表面刷一層全蛋液(可選,增加光澤);
放入烤箱中層,烤 15-18 分鐘(根據大小調整),至表面金黃酥脆即可;
出爐后放涼架冷卻 5 分鐘再食用,此時酥皮最酥脆。